南京主城公交線路首次實行“錯時發車”,服務再升級,出行更高效
發布時間:2025-10-21 文章來源:集團綜合辦 瀏覽量:31
為進一步優化南京主城區公交線路運營效率,提升市民出行體驗,10月20日首班車起,31路、34路兩條主城公交線路實施“錯時發車”模式。這是南京公交首次將該模式應用于主城區線路,此舉將為市民出行,提供更精準的服務保障。

什么是“錯時發車”模式?
“錯時發車”模式是將有多個重合停靠站點的兩條或多條線路,進行聯合排班,錯位發車,讓重合路段的車輛到站間隔更均勻,縮短該路段市民候車時間。
一、提效!
優化發車間隔,均衡線路運力
南京公交首次將“錯時發車”模式應用于主城區的31路、34路,兩條線路自中山碼頭發車后,前段途經8個相同站點,全線覆蓋銜接地鐵1號、2號、3號等6條地鐵線路,是南京市區承擔通勤與日常出行的公交線路,客流基數大、覆蓋范圍廣:31路串聯中山碼頭至建康路,途經鹽倉橋、鼓樓等多個核心商圈與居民區;34路連接中山碼頭至中山陵停車場,串聯兩大熱門景點,覆蓋新街口、下馬坊等重要站點,節假日客流更是集中。
“錯時發車”模式實施后,31路、34路重合站點高峰時段的車輛到站間隔時間由原來的9-10分鐘,縮短至5-6分鐘,有效避免了車輛集中到站,運力投放更加均衡。
二、穩當!
結合前期經驗,多環節科學籌備
此次31路、34路“錯時發車”是建立在前期經驗積累與科學籌備之上,確保該舉措平穩落地:
經驗借鑒:充分參考此前3條“村村通”線路“錯時+定時”模式的成功運營經驗,進一步探索該模式在優化運力、提升效率方面的可行性;
數據支撐:通過大數據分析客流高峰時段、重合站點候車時長、車輛運行間隔等關鍵指標,制定針對性“錯時發車”調整計劃,完成路牌班次合理化編排;
人員保障:嚴格落實人員培訓與管理,確保駕駛員與調度員深刻理解方案、熟練執行流程,從操作端與服務端雙重發力,保障運營計劃高效兌現。

三、實效!
助力線路優化,實現便民暢行
此次“錯時發車”試點,不僅是南京公交首次將該模式應用于市區核心區域高客流線路,更將實現多重價值,切實惠及市民與城市交通:
對乘客而言,重合站點候車時間縮短,出行體驗更高效;對城市而言,降低了重合路段車輛空載率,減少站點周邊擁堵,間接緩解交通壓力;對企業而言,南京公交首次驗證了“錯時發車”在市區高客流場景的適用性,為其他核心片區重合線路優化提供了可參考的范例。

一條線路的調整
背后是民生需求的精準回應
一種模式的創新
折射出公共服務向精細化邁進的決心
南京公交此次以“錯時發車”小切口
撬動了市民出行體驗的大提升
未來,南京公交將繼續關注客流變化
動態調整運營策略
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優質
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務
